近日,售電公司“智慧云能源服務平臺”順利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審核,獲得1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該項舉措標志著售電公司成功將“互聯網+智慧能源”的理念引入綜合能源市場,為售電公司穩定、優質、經濟運行和參與電力市場現貨交易、智能化運維、能耗監測分析、用電安全監察及安全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圖為長壽售電公司工作人員操作智慧云能源服務平臺 錢中生 攝
2015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和推動電力體制改革落實,重慶市積極探索電力改革路徑。同年9月,重慶能投集團掛牌成立售電公司,作為重慶市售電側專項試點改革中率先掛牌的三家售電公司之一。
2016年4月,重慶市發改委下發《關于重慶市售電側改革市場主體準入與退出的指導意見》(渝發改能[2016]450號),明確售電公司準入條件“應具有與售電規模相適應的固定經營場所及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需要的信息系統和客戶服務平臺,能夠滿足參加市場交易的報價、信息報送、合同簽訂、客戶服務等功能”。售電公司啟動了線下能源服務隊伍建設,構想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框架。
2017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下發《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下發《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推廣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建設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健全能源計量體系,加強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形勢分析和預測預警,推動完成“雙控”目標任務。售電公司根據公司五年規劃,開始啟動“售電+智能運維”等在內的增值服務的經營模式建立,啟動了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原名電力物業平臺)的調研及建設工作,“互聯網+”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具備了實時用電監測、數據采集、效能分析、工單派送等功能,接入用戶15戶,運維托管互聯化、智能化、信息化初步實現。
2018年底,平臺創新步伐不斷加快,一期建設完成,具備配電系統運行監測、視頻接入、綜保接入、數據分析報告、設備巡視、試驗管理、工作票管理、分布式能源管理等功能。接入用戶超過150戶,依托信息化對售電用戶實現了能效分析、運行監測,結合承裝承修承試(四級)電力設施許可證以及專業隊伍,啟動了智能運維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工作。
2019年,平臺功能定位和未來發展的方向更為明確,售電公司在完善智慧能源服務平臺現有功能的基礎上,加強對用戶側需求的研究。新開發了建筑用能、工廠用能、電氣火災、集抄管理等功能模塊,為用戶用能管理、用能安全監管、配網公司和商業化集群的售電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開發了“慧用電”APP,讓用戶使用更為便捷,二期建設基本完成。
2020年,在“惠用電”軟件著作權的基礎上,平臺三期建設著重圍繞安全生產信息化模塊、售電交易平臺、生產運維智能化等方向研發,智慧云能源服務平臺涵蓋了:配電運維、建筑用能、工廠用能、電氣火災、分布式光伏、優化用電、購售電管理、預付費管理、集抄管理等11個業務類板塊,取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1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書,為公司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智慧能源服務平臺接入用戶356戶、配電室505個,售電公司能夠為企業開展大數據分析、用戶側節能降耗、電能質量管理、工廠(建筑)能耗、園區遠程抄表、工商業電氣火災監測等綜合能源服務。未來公司將會加速推進互聯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優化完善智慧能源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更專業的綜合能源服務。